原标题: 这个国家的经济开始大跨步迈向阵亡
通货膨胀是这一经济危机的最终体现,然而他却比我想象的来得更早,就现在所能知道的信息就足够分析出事态的严重性。
每一个学过经济的同志都会知道,假如这4万亿是来自财政资金,那么这远远不够填补中轴线向下到现在这个位置的阴影面积,也就是说用GDP的一部分来回填GDP的全部是根本不可能的,必须要把它像面包一样发大,才能够造出经济到底,且平稳的虚线出来。
自那个运动会开之前,经济就已经在云端徘徊了,而后这个下降的通道陡得让人感到失重,4万亿即便是真的救市资金,那它的来路似乎也不外乎是那么几种,为了掩饰经济下降的速度,我们必须营造出有更多经济增长点的事实,这些都是需要资金支持的。
如果推断现在的经济处在正弦曲线上的哪一部分的话,我认为是水平线下正奔着波谷冲刺。面包发大的方式有很多种,通货膨胀是原来西方经常采取的一种方式,不要骂GOV,任何一个GOV都会在这个时候做出同样的举措,执行效果的区别在于原先经济的增长性和可持续性是否改变。
我们受制于这个国家,我们虽然手中没钱,但是依然需要承担起拯救国家经济的重担,这对于几乎没有享受过任何减负的人们而言都是苦不堪言的。
消费刺激经济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贫富的差距其实才是制约消费的最大问题,但是这个却是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实,当一个富人什么都拥有了以后,他的消费基本上就处于饱和状态了,他所能消费的东西就必定是让自己资产增值的物品,相对于穷人而言,他所能消费的是他手中的仅有的钱财,并且需要计算消费的时间,以便能够让这些钱尽量的维持更长时间的生存。
我们仅有的这点钱财对于整个GDP的增长效果微乎其微,其实干脆忽略掉也罢,看来唯有投资一路来膨胀我们的GDP了,我们的房子将会变得越来越贵,我们手中的钱能采购的物品将会越来越少。
作为一个对国际经济有着重要责任的大国,我们是坚决不能够让人民币贬值的,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真的很希望能够承受这个对内贬值、对外升值的压力,为这个国家尽自己最后的力量。
不过有一点我还是有一点犹豫,我们真的不吃不喝的熬过这个危机吗?
经济还未到底,我们已经用尽了方法来维持那条看似美丽的水平线,更多的纸币即便是能够让经济到达谷底,那么经济复苏时候的经济总量依然能用多印出来的钞票解决吗?
所有人都知道,复苏的时间远比经济崩溃的时间来得更慢,我们真能活到手持500元的钞票去购买1块大白兔奶糖吗?
我对未来充满了恐惧!
楼主:cheangian 时间:2009-07-05
文章观点总结
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经济危机的担忧,并从通货膨胀、救市政策、贫富差距等方面进行了分析:
1. 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危机
- 文章认为,通货膨胀是经济危机的最终体现,并且来得比预期更早。 作者认为仅仅依靠现有的信息就能判断出经济形势的严峻性。
- 作者指出,政府为了掩盖经济下滑的速度,需要营造出更多经济增长点,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,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。
2. 救市政策效果有限
- 文章分析了4万亿救市资金的来源,认为即使这笔资金来自财政资金,也远远不足以填补经济下滑的缺口。
- 作者认为,4万亿资金即使真的用于救市,也可能来自印钞等方式,这会导致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。
3. 贫富差距制约消费
- 文章指出,贫富差距是制约消费的最大问题,富人的消费已经饱和,而穷人无力消费,因此仅靠消费刺激经济是不可能的。
4. 投资推高房价,加剧民生负担
- 作者认为,由于消费无法刺激经济,投资成为了推动GDP增长的唯一途径。 但这会导致房价越来越贵,人们手中的钱能购买的物品越来越少,加剧民生负担。
5. 人民币汇率困境
- 文章指出,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,不能让人民币贬值。 因此只能通过对内贬值,对外升值的方式来维持经济稳定,但这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。
6. 对经济前景的担忧
- 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恐惧,认为经济还未触底,但已经用尽了各种方法来维持经济增长,并担心即使经济复苏,多印出来的钞票也无法解决问题。
总而言之,文章对中国经济危机的原因和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分析,表达了作者的担忧和焦虑情绪。
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